一)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的界定
所谓“课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课堂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2、有效率:教学效率应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值。
教学投入是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投入。
教学产出是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身心素质的进步、成熟,个性的成长,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实践中有效教学也可表述成是教学所得与教学所耗的比值。
3、有效益:是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即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这里所说的效果不只是指显形的考试成绩,还包括隐性的学生内在能力和素质提高的程度。
教学效率与效果成正比,与时间、人力、物力成反比,我们追求的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人力、教具、资料等)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结果,即使教师教得再苦再累,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累,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理论依据
1、根据教育的目标:“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效率高、快节奏,我们必须培养出讲求效率的、会学习的现代人,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脑科学的规律进行有效教学,找准教学的最佳期,不能拔苗助长,只能因势利导。
3、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并且每个学生智力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实现分层教学。
(三)培训的必要性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做这方面的培训。《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老师们对新课程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在实际操作中能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仍需我们做深入、不懈地研究。
2、根据本校课堂教学现状急需进一步优化的需要。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我校教育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论教”、“按需论教”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激发兴趣、平等对话、精讲精练也已成为教学的主流。但还有一些教师存在拼时间、拼体力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为了所谓的教学高效,还在搞单一的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致使教学投入与产出的严重背离。我们提出此项实验就是要利用最有效的时间,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最好的教学效果。
3、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需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远哲博士说过,学校不要让学生太忙,否则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好老师以最短的时间,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促进发展,最坏的教育是不好的教师占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又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发展。我们这项实验强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应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讲教学效率也能避免教师抢时间,争地盘,从而把自习课、活动课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自学、去选修、去活动、去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发展,折射过来,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也会更有“悟性”,思维更灵活,因而更有效果,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校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校本培训很有必要并十分可行。
二、培训目的
学校目的: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实验教材为基础,以中小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教师目的:将有效教学理念深入教师心田,并且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过重负担,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能身心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学校形成有效的管理思想。
三、培训内容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系的研究
1、有效情境创设
2、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
3、有效练习设计
4、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
四、培训方法
1、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比较法
4、经验总结法等
五、培训组织方式
以校为单元,采用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开放式的、个性化的校本培训模式来组织实施:
1、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我们采用组织学习、举办讲座、指定书目、读书沙龙等形式引导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1)名师导航,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准。聘请有关专家定期、不定期地指导,面对面地培训,迅速提高教师素养。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当堂示范或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2)师徒互进。将骨干教师、校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每学期落实带徒计划和师徒双方职责。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得到较快的提高和成长。师徒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做相关理论讲座、交流平时的心得体会、网上学习发布会等。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4)加强学习,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一个希望优秀的人,应该亲近文学,一个着眼发展的学校,应该是富有阅读文化的。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安排阅读学习讲座等。
(5)以“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为依托,加强校本培训。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教育教学随想或经验总结两篇,每学期进行评比和交流,由校长室具体检查,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优秀教学文章发表在学校主页上,同时向教育或各级报刊杂志推荐,以此为手段激励教师积极撰写,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6)“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积极选派骨干教师或课改积极分子外出学习、培训,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学术沙龙、教师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2、围绕一个研究内容专题,集体备课评课,同课异构活动
(1)每次活动,都能围绕专题开展一次理论学习,每月一个专题,并作相应的学习体会。
(2)确定一节针对研究专题的课题研究课,并要求每位组员围绕专题和这节课进行先行备课设计。
(3)指定一人执教,要求每位组员围绕专题进行评课。
(4)全体组员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再次执教上课,课后围绕专题再次进行评课。
3、开展一些学科竞赛活动。
如青年教师板书评比、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评比、课堂教学评优课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正是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4、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踊跃投稿,真正使教师们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