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社会要取胜 综合素质是关键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晏红

    去国外深造是大中城市许多家长和孩子的宿愿,于是成千上万的人刻苦学习,准备考托福和GRE,期望考得一个好成绩。然而,国外并不崇尚"分数至上",他们更看中的是良好的综合素质。

    5月10日的《大众日报》报道:美国国家级二类高校、位列全美科技大学类前10名的密歇根科技大学以该校最高奖学金录取了成都列五中学17岁女孩陈雪潜,然而她的托福成绩并不高,仅540分,她在班里的成绩排名也不是名列前茅,仅属中等。为何美国高校会录取这样一个"普通学生"?朱齐庄校长一语道破天机:"外国高校录取留学生最看重的并非托福成绩,综合素质高是陈雪潜取胜的关键因素。" 陈雪潜是列五中学高2000级的学生,虽然她在班里成绩平平,但从初中起,就获得了全国、省、市、校级各类奖励20余项,获奖面涉及科技发明、体育、英语、文娱活动等,平均两个多月便获一项奖励。她发明的"省心式车篮"获得了国家专利,1998年获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A组第四名,2000年获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她高二时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陈雪潜的事例进一步证实了走家庭素质教育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想让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就得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不能把培养孩子的目标仅仅盯在班级成绩排名和考试分数上。要想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就要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家教观念。

  • 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要努力为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充分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那种"重智轻德"、 "重知识轻能力"的片面家教观念必须转变。

  •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步培养的教育观。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体现为巨大的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只有同步培养、协调发展,才有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家教质量观。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努力为孩子成为未来创造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是衡量现代家庭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 孩子是主体的现代家教主体观。家长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孩子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兴趣,充分激励他们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种以家长为绝对权威、逼迫孩子按家长意愿去学习与发展的错误家教观念必须转变。

    要搞好素质教育,除了转变观念外,家长还必须正确认识知识、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等,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智力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产品的能力,它更强调在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所以说,把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力三者简单地等同起来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