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学问特别大,维生素有时也当家
——警惕儿童维生素缺乏
案例介绍:我们曾经对有多动倾向、学业不良、情绪烦躁的儿童进行食谱调查分析,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热爱肉蛋奶,疏远绿色蔬菜!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过去航海者们由于维生素缺乏症导致死亡、导致精神紊乱的历史画面。在不同学科全面介入研究学业不良的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考特最早提出了儿童学业不良与他们食物结构中维生素缺乏或无法正常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相关的论断,他提出了“强化维生素疗法”,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维生素是一种人体不能合成、既不参与组织构成又不供给能量、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小分子有机物,是保持机体活力的重要条件。一旦机体维生素供应不足或需求增加,将导致新陈代谢的障碍、心血供应系统及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等,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给患精神病的儿童与维生素缺乏的学业不良儿童注入一定量的维生素,能够减少多动行为,改善注意与学习。
美国过敏专家费高德经过大量的儿童饮食与学业关系的观察实验研究,认为儿童的饮食与其学业有着极大的相关,他提倡用健康饮食的疗法来改变儿童的生化系统并创建了食谱疗法体系。营养学研究告诉人们:儿童饮食结构确实影响着儿童内分泌的平衡,所以平衡的饮食可以使儿童大脑保持清醒状态,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萎靡不振。如果儿童饮食结构中蛋白质的含量偏高的话,会导致儿童处于过分兴奋状态之中,引起多动——影响学习;相反如果儿童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偏高的话,会导致儿童极易疲劳,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之中,造成精神萎靡——同样也影响学习。
有关研究表明,维生素与个体的学习关系重大:
维生素A与个体的视觉发展关系密切,对视网膜的视杆细胞正常发挥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维持个体注意的广度、视野内信息捕捉等方面影响较大,而这些对个体的视觉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渠道。维生素A普存于动物肝脏、胡萝卜、韭菜等植物中。
维生素B1在神经系统的正常发挥功能方面意义重大,个体如果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食欲降低、精神萎靡、头晕等现象,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维生素B1普存于谷类、干果类、瘦肉、动物心肝肾中。
维生素B2参与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维持正常的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个体如果缺乏维生素B2就会视功能下降、口腔溃疡、舌唇炎等,严重影响个体的饮食与情绪,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效率。它普存于动物内脏、肉蛋奶、新鲜蔬菜之中。另外跟个体神经发育有关的维生素还包括尼克酸、维生素E等。
对维生素缺乏症的儿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地补充维生素,否则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的学习都会有较大影响,国外通常采用强化维生素治疗法,给儿童服用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有观察研究表明对儿童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会有明显的改善。但这不是意味着补充的维生素越多越好,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E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各种血栓形成,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头痛、乏力及免疫功能降低;过量的维生素D可引起头痛、恶心、厌食、精神不振等副作用;过量维生素A可引起四肢疼痛和皮肤瘙痒,诱发儿童多动症;过量服用维生素B6可引起外周神经病变;过量服用维生素B1能增加糖的消耗量,导致低血糖症状。
所以对神经活动偏强和偏弱的学业不良学生,教师与其家长不妨分析一下孩子的食谱,采取措施均衡饮食。
1.
检讨孩子饮食结构中维生素的摄入量是否足够?
2.
检讨孩子饮食结构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的摄入量是否均衡?孩子是否存在着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或爱吃菜,主食吃得少或精粮多、粗粮少,或偏食、挑食行为?
3.
检讨孩子是否经常食用零食、饮料、糖果、冰激凌、香肠、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烟熏食品、腌制食品等?也就是说因为上述食品中不但维生素含量低,其中的各种食物添加剂如食品调味剂、人工色素、防腐剂、膨化剂、香精、咖啡因等会影响儿童大脑神经功能的正常发挥。
4.
检讨家庭做菜的方式,是否所有蔬菜都加热后才吃?食物烹煮时间太长?面包馒头中有碱?上述都会破坏已有维生素。
5.检讨孩子是否西红柿、橘子、苹果等含甲醛、水扬酸类的水果摄入量过多,因为水扬酸类食品可导致儿童多动症。
总之,要协调好孩子的饮食,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安排孩子的膳食:谷类食物居底层,每日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第二层,每日400-500克和100-200克;肉类和蛋类占第三层,每日125-200克;奶和豆类占第四层,每日各100克和50克;油脂类占第五层,每日不超过25克。做到主食为主(占60-70%)、肉蛋奶和新鲜蔬菜等副食为辅,适当吃一些桃、梨、西瓜等水果,保障孩子营养的需要,尤其是维生素的补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