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四小竹文化校本课程方案
作者/来源:田林四小    发布时间:2010-10-28

  

    拓展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体现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我校自1997年将“竹笛教学”引入校园,进而进入课堂,在历经10年的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正在从教学基本的吹奏方法,逐步延伸,在其他学科、活动中渗透“竹笛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一、    我们的认识。

要开发出一个好的课程,必须从学校自身出发,充分了解学校

的师资力量,学生、家长的情况,以及周边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此,我们开始对自己进行审视、分析。(见附件)

 

二、    我们的总体框架。

课程开发的背景:

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早在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就有了鸟骨制的笛子,它可以说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一诗中对笛音质美曾经作出这样的评价:“一声吹裂翠崖岗。”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感受,他在诗后注释中写道:“昔有善笛者,能为穿云裂石之声。”穿云裂石一说是对笛音质美的形象比喻,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同时也道出了笛音色的本质。

竹笛作为民族乐器,它的价格比较适中,体形小巧,无论从购买还是携带上来说都不会给学生带来多余的负担。

我校将竹笛引入竹笛教学,更是认识到“竹笛”身上所蕴藏的深厚的民族底蕴。通过竹笛的教学,学生能够欣赏到民族音乐,体会其中的民族内涵;能够多掌握一项技能技巧,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开一扇崭新的窗;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身的才华;学生的意志得到了锻炼,同时体会到竹笛背后的深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展开,促进学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提高。

教学总目标

1  了解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竹笛的发展历史。

2  了解竹笛的种类、结构和发音原理、常用音域,以及它们的音色特征和艺术表现特点。

3  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竹笛演奏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演奏简单的乐曲。

4  听赏和了解中国传统竹笛乐曲和传统表现手法,以及我国南、北两大地域的竹笛音乐特点。

5  认识简谱,并认识竹笛乐谱中的一些特殊演奏记号。

6  认识著名的竹笛演奏家,了解他们的生平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贡献。

7  介绍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民乐有初步的了解。

8  听赏民族音乐经典乐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    我们的组织管理。(见附件)

四、    我们的评价方式。

学生活动评价表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学习态度

较好

较好

较好

掌握技能

较好

较好

较好

积极表现

较好

较好

较好

注:评价方式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