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推进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6-02-16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徐教〔201529

 

 


徐汇区推进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为落实徐汇教育综合改革关于“建高原、攀高峰”的“双高”战略精神,探索办学机制创新,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徐汇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精神为指导,创新学校集团化发展模式,探索建立跨体制的教育集团,以集团内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为引领,建立学校集群式发展机制,形成集团成员学校间课程体系与办学优势互补、教师队伍与教育资源共享的学校发展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区属优质学校的影响力,做强做大徐汇教育“高峰”项目。

二、发展目标

利用3-5年时间,通过2-3个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试点,推动学校共同体在战略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进而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基本形成集团化办学的新机制。

三、基本任务

1、理念引领

    学校共同体中的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要把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服务于集团覆盖地区的老百姓作为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制订集团战略规划做好教育理念的顶层设计,构建集团内部多层次学习——实践——研究体系,使共同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与环境文化当中。

2、日常管理

    学校共同体中的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需要负责日常管理的组织协调,使集团化办学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领域和工作程序,推动集团活动制度化,进而取得整体优化的实效。应把促进各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展教学研究等作为主要任务,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管理互鉴、教研联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优势互补,互促共生。

3、课程建设

教育集团在课程建设上应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让集团内所有学校都能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经历。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上,通过内部研修合作平台与专家指导资源,切实提升各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校本课程特色培育上,通过集团课程顶层设计、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引领、特色教师培训跟进,以及更灵活的学校跨校选课等举措,扩大优质课程受益面,打造全面多样、品质上乘的特色课程群。

4、教师发展

教育集团要推动集团内部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在教师人事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流动到其它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推广和创造。集团内部校际之间要联合开发建设课程、合作开展教学研究与设计活动,加快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形成学科高地,促使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5、资源共享

教育集团要推动集团内各学校校舍场地、设施设备、课程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不求所有,但求可用”,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受益面,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区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负责集团化办学的调研、政策制订、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建立由教院、教育局各职能科室、督导室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有关集团化办学会议,解决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建立专业支持制度,充分发挥教院教研与科研部门的自身优势,指导设计和开展基于集团的各类教研和科研活动,引导集团提升内涵。教育集团内部要建立理事会管理模式,制订理事会章程,全面负责集团化办学各项工作的开展。

2、经费保障

教育局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管理,保障集团化办学在教师流动、课程共享、教科研联动、资源共建等方面的需要。

3、人事保障

教育局对集团内教师进行整体管理,在编制上总量控制、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健全流动教师绩效考评制度。对集团内有两校任教经历的老师,在专业职称晋升上予以优先考虑。对于高级职称满额的核心机构或品牌学校,可以适当增加高级职称指标,用于到集团内薄弱学校支教的教师。

4、评估保障

建立集团化办学绩效评估机制,由督导室牵头制订集团化办学考核评估标准,定期对集团化办学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对集团化办学的规划制订、实施过程及办学效果进行评估,既要看集团的整体发展,也要看集团内每一所学校的进步。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2015年9月17

 

 

 

 

 

 

 

 

主题词:集团化办学  实施意见                                                 

徐汇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5年9月17印发

                                        (共印3份)